昨天午休跟同事闲聊,说起现在孩子学习有多方便,多幸福,绘本成山,点读笔、早教机、线上课应有尽有。
想起自己小时候,爸爸妈妈不在身边,爷爷拿着小木棍儿在地上一撇一捺写出“人”字教我读。
有时还会指着大街上的各种牌子问:
“这是啥?这是啥?这是啥?啥?啥......”
那么问题来了,宝宝正处于语言发育期,点读笔、早教机可以代替父母?
毕竟现在的父母,每天都忙忙碌碌,为生活奔波着。
我想答案必然是否定的。
路易斯·布鲁姆(Lois Bloom)在《语言发展与情感表达》中的研究提到:
语言是内容、形式和使用的相互融合。
宝宝最初学习语言,是因为他们想努力和其他人交流,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想法。
这时候只借助点读笔、早教机的形式和内容,并不能满足宝宝想要和周围人交流感受和想法的使用需求。
01
—
点读笔、早教机不是万能的,给不了孩子需要的互动交流。
沟通强调“相互”,讲究你来我往多个回合,口、脑、眼、协同表达,但早教机多数是只有一来一往,互动相对简单。
宝宝学说话的重点,也是亲子教育的重点之一,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。
孩子可以看到家长的表情、学习家长的动作、感受家长的情绪等等;
家长也需要在亲子互动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,在了解的基础上,做一些能促进他大运动、认知等能力发展的互动。
这是点读笔、早教机或再多的玩具也无法做到的。
亲子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态度,孩子的心是肉长的,他们能感受到你对他是无视还是关心。
所以才会在你看手机时故意胡闹;才会在你处理工作时跟工作争宠;才会在你不回应时崩溃大哭。
孩子又不傻,相比机器和自己对话,他们更希望更喜欢活生生、有血有肉和自己一样的人,和自己对话,尤其是自己最亲近的人。
也许你会说,“不是啊,我家孩子喜欢手机喜欢动画啊,看起来着迷的我叫都不答应。”
是啊,孩子很喜欢,那是他们没得选,已经习惯了配合家长的安排,摆出一副乖巧的姿态,因此偶尔还能获得称赞。
当初没有办法把孩子推给手机的,是我们;现在,希望孩子把精力从手机上移开的,也是我们。
父母总是纠结的,但又何尝不是无奈的。所以呢,有时候我们也不用过度自责,因为我相信,每个父母都知道“两害相权取其轻”的道理。
02
—
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,咿呀学语的那段时间,你真的打算把这珍贵的机会,拱手让与育儿工具吗?
如果在养育过程中,家长很少用语言和孩子交流,或者过度依赖早教机等产品来陪伴孩子,
都可能会让孩子,因为在生活中获得的有效语言输入较少,导致即使到了适龄年纪,也不喜欢开口说话的情况出现。
这里插一句,语言发育和身高体重增长一样,都有特定规律,美国儿科学会给出过相关参照(如下表):
家长可据此初步判断一下,自家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如何。
当然,除了大规律,孩子也有自己的个体发育特性,所以若实际情况和参考数据略有不同,也并不表示一定有问题。
但如果差异很大,比如1岁多了还完全不能开口,或者2岁了依然只能说简单的单音节字等等,就该引起重视,最好进行必要的检查,排除疾病原因。
那么,还能给孩子买早教机吗?
当然,早教机、点读笔还是可以用,它们不是父母的替代品,只是辅助父母更好育儿、陪娃成长的工具,是父母的好帮手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